由于“族谱”或“家谱”的产生,于是出现了族谱学、“谱牒 文化”。《炎黄春秋》刊登普建军文章《谱牒架桥华胄归宗》,详 述家谱和谱牒文化的重大意义。该文引用山西省社科院“中国家谱 资料研究中心”主任李吉教授一番话说:谱牒文化是蕴藏宏富、亟待开发的丰厚遗产,它是人类血缘关系的记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 轨迹,是以特殊形式记载的关于家庭起源、家庭形成、民族融合及其繁衍生存、迁徙分布、发展兴衰的重要史籍,凝结着华夏文明的 形成、发展、传播以及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丰富内容,蕴含有大量人口学、社会学、民俗学、民族学、经济学、伦 理学、经学、哲学及人物传记和地方史料,其数量之巨大、内涵之 丰富不亚于正史、方志,因此与正史、方志被列为中国史学的三大 支柱。可见谱牒文化的重要了。
当代国内外都掀起了寻“根”热,美国白人到欧洲爱尔兰等地 去寻“根”,美国黑人到非洲去寻根,因为美国建国不过 200 多年, 移民主要来自上述各地。移民不但影响国内政治、经济,也影响国 际关系。美国犹太人不但多,而且犹太人掌握经济、高科技者较多, 因而影响到美国和以色列的国家关系。日本人常到中国来寻“根”, 特别是到云南去寻“根”,据说云南某地人的某块骨骼与,日本人相同。美洲印第安人是否来自中国,一直成为研究热点。至于海外华人,到祖国寻根的就更多了,原新加坡总统李光耀根据族谱知道自己祖籍是广东。原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夫人,根据族谱确认自己为福建鸿渐村的女儿。1994年9月30日,马来西亚华人、香港嘉里集团董事长郭鹤年先生到太原寻“根”,经“家谱研究中心,仔细查证,确认郭鹤年先生是唐代汾阳王郭子仪的嫡传后裔,郭甚为高兴,当即和山西矿务局签订了合资经营太原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的合同。前些年,我们安徽从包拯家谱中查到香港船王包玉刚是包公后代,包玉刚夫妇专程来到安徽合肥瞻仰包公祠,并投资建立一所医院。去年4月,毛泽东之女李讷专程到云南寻“根”,得知毛家远祖是江西吉水。毛氏始祖毛太华随朱元璋大将蓝玉、沐英出征云南有功,遂落户云南,后又有一支迁移湖南,毛泽东是毛太华第 20 代孙。现又有人证明毛族是从河南迁到浙江衢州,Y-A衢州迁到吉水的。前几年,从族谱查出邓小平原籍江西吉安。山西社科院家谱研究中心现在已成为全国研究家谱的名副其实的研究中心了,这里已经收藏家谱、族谱 3000 多部,著录姓氏270多个,涉及全国除 台湾、新疆、西藏等地外的所有省份。现在家谱、族谱在研究社会 问题中的重要性已日益显示出来。
旧社会过于繁琐和带有封建色彩的东西,是应加以改革的,但 从“五四”运动起,在打破封建意识的同时,把有些合理内核也否 定过多,包括对姓名、家谱的认识。中曰战争爆发后,青年人投入革命者,多把姓名重新改过,使姓名反映时代的特点,也有因参加 革命怕家庭受牵连或因做地下工作的需要而改的,至于“文化大革 命”的起名或改名,更具有政治色彩。所有这些都打破了家谱或族 谱体系,这都是环境和观念变化的结果。然而原来的姓名也应留, 所以现在在个人履历表上列有原名、现名、曾用过的名字籍贯、出生地等项目,这不***对每个公民的历史面貌的了解处,对维护家谱、 族谱体系也是有用的。
现在起名还有一个新现象,起名多起单名,即两个字的姓越来越多。因而同名者也越来越多,这在社会交往中和户籍管理中 增加了很多困难,因而有人呼吁起名还是用双字为好。至于辈分应 不应该继续使用,也是值得研究的,我觉得从谱牒文化角度看,辈分的保留是有好处的。 此文摘自欧远方(《书生之见》103.105 页(欧远方,原安徽省 社会科学院院长)